采购与招标网 ,交通运输 内蒙古 2025-02-11
X年,阿拉善盟X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,认真落实盟委、行署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,以高水平法治建设保障全盟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。现将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一是强化履职担当。全面落实《党X建设第一责任X建X工作的突出位置,履行法定职责,严守法定程序,弘扬法治精神,以身作则、以上率下,抓实抓牢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。
二是深化思想引领。将习近平法治XX组学习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,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,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常态XX组开展法律法规集中学习X次、专题讲座1次,全系统共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X次,法律法规专题学习X次。
三是统筹重点任务。严格按照法治建设工作要求,结合交通X建设工作计划》《X实施方案》,明确工作任务,推动“一规划、两纲要”、执法领域突出问题X治、X等重点任务落实到位。
X职能
一是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持续精减审批材料,压缩办理时限,完善审查要点、提高即办件率,现有跨省通办事项X项,盟域通办事项X项,免证办事X通办”为目标,涉企便民事X办,政务服务进一步向“蒙速办”移动端延伸。推进交通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专区上线运行,通过专区申请办理许可企业X家;共履行告知承诺X件,预约办理X件,开展延时服务X次,免费为办事企业及群众复印X件,邮寄证件X件;办理“跨省通办”事项X件,办结率X%,办理成功率X.6%。
二是不断提升监管效能。聚焦行业特点,不断探索新型监管模式,推行“两客一危”车辆动态查控、非现场治超、非法运营治理跨区域联动等监管方式。落实“双随机”监管,执行抽查任务X次,检查经营主体X家,任务完成率X%。开展“综合查一次”联合执法并申请“伴随式”执法监督,执行联合检查任务X次,检查业户X企业“红黄蓝牌”动态更新制度,引导企业规范经营,降低事故发生率。
三是强化信用体系建设。制定印发X实施方案,逐级压实责任,推动政X诚信、社会诚信等各项任务落实。将诚信建设纳入系统各级党组、党委、支部学习内容,举办诚信专题讲座;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失信行为X治行动,在道路运政、公X建设等领域排查失信行为,梳理更新非法营运车辆线索X条、超限超载违法企业信息X条,企业自主申请核备删除不实企业业绩X项、不实人员业绩X项。推出X约车设置司机及乘客双评X机制,实施文明驾乘加X奖励与不文明行为减X惩戒,优化守信主体的出行体验。
(三)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
一是严格遵守决策程序。严格落实《阿拉善盟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性规定》,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,聘请法律顾问,积极参与合法性审查等工作。
二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。审查X采购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、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是否违法公平竞争规定,共审查政策措施X部。
(四)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
一是X治执法领域突出问题。加强线索征集摸排,公布投诉举报公告X张、发放资料X份,收回调查问卷X份、意见建议6条,走访企业X家。提升执法人员廉政意识,各基层执法站所集中学习X次、讲党课X次、研讨交流X次,警示教育X次,廉政谈话X人次。严格对照问题清单进行自查自纠,问题全部纳入台账持续跟进X改进展,共查摆问题X条。
二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。持续开展“打非治违”行动,纳入线索库非法营运“黑车”X辆、超载超限企业X家。严格抓好货车超限治理,实施源头治理和“一超四罚”,累计检测货运车辆X.9X余台次,查处超限车X台次,其中“百吨王”X辆,卸载、转载货物X余吨。年内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X起,共检查道路运输企业X家次,出动执法人员X人次,出动执法车辆X辆次。
三是优化执法运行机制。制定《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》,下发执法文书范本X种,定期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,对X份普通程序案卷逐一评查提出意见;编制印发《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规章汇编》,方便执法人员查阅。公示涉及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的X项权责事项,包括行政处罚X项、行政强制X项、行政检查X项。
四是创新行政执法方式。编制涉企合规指导清单,动态更新包容审慎柔性执法“四张清单”,年内共办理轻微免罚案件X起。实施违法线索举报奖励制度,积极接受群众执法监督。
五是提升执法素质能力。强化执法人员政治能力、理论水平、业务能力建设,认真组织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,共开展执法学习X次,执法业务考试X次,组织参与培训X次。支队第八大队作为表现突出“四基四化”建设执法站所荣获交通运输部通报表扬。
(五)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
一是畅通民意渠道。持续做好X和X工单办理,X共受理业务X件,其中:咨询类工单X件,投诉举报类工单X件,限时办结率、回访满意率达X%。承办X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派工单X件,响应率、解决率、满意率、办结率均达X%。
二是落实政务公开。及时发布行政决策、管理信息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,维护广大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,X信息共X条,利用微信公众号信息公开X条。
(六)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
一是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。完善应急预案体系,开展应急演练,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号X期,强天气提醒X期,提升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,强化安全防范、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。
二是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。畅通群众利益协调、权益保障法律渠道,保障合理合法诉求,强化对交通运输重点领域、重点群体的信息收集,共处理群众信访事项5个,已全部办结。
(七)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
一是打造法治宣传阵地。制定普法责任清单、学习清单,强化干部职工法治宣传教育,开展法律法规集中学习X次,开展普法活动X次。充X利用执法站所、收费站、汽车站等各类交通运输场所进行普法,设置条幅X条,展示标语X条,发放宣传资料X余份;将法治宣传融入监管全过程,向企业发布合法经营倡议书X份,全面提升从业人员、服务对象法治观念。
二是强化法治舆论导向。共发布法治宣传简报X篇、稿件X法治建设成果多次得到“学习强国”、“中国交通报”、“阿拉善融媒”等媒体报道,守法向善的舆论导向不断扩大。
二、存在的问题
(一)个别执法人员缺少亮证执法意识,执法时佩戴了执法证件但是未向相对人亮证执法。
(二)执法队X的年龄结构、知识结构不合理,部X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足,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有待提高。
(三)信用数据资源X合不足X多,重复上报,系统数据共享及X合力度不足,信用监管数据共享效率有待提高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措施
(一)扎实提升执法质量。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教育,筑牢执法为民理念,建设高素质、专业化的交通运输执法队X。积极转变执法理念,大力推行柔性执法、说理式执法,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“温度”,推动交通运输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。
(二)不断完善信用体系。持续健全信用治理体系,以信用监管为抓手探索新型监管机制,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,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,推动监管信息共享共用,营造“守信畅行、失信难行”的行业环境。
(三)持续强化法治建设。持续推动“一规划、两X部门建设。增强干部职工法治理念、履职能力,做好系统内外普法宣传教育工作。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,提高法治建设工作质量,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会员办理咨询:400-006-6655转1。
业务咨询:400-006-6655转1。
入会咨询:400-006-6655转1。
客户服务:400-006-6655转7。
发布信息:400-006-6655转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