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湖北省市场X下达“X年度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(第二批)的通知”,经行业部门审查推荐、标准化主管部门初审、专业技术答辩评审、X公司X、武X将共同编制《内河港口散货码头港铁融合技术规程》。这意味着,内河港口散货码头铁水联运有了“湖北标准”。
标准制定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
湖北地处长江中游,长江水域在湖北省内有X公里,是拥有长江干流最长的省份,X布了长江流域重要的内河港口,近年来,湖北铁水联运全面发力,内河港口朝着大力发挥内河航运作用的目标,港口铁水联X,港口航线通江达海,班列通达欧亚大XX个国家、X个城市,形成了拥有集装箱、件杂货、大宗散货运输、危化品运输、石化储运等功能互补X。
行业发展需要规范,规范则需要统一的标准来约束,全国铁水联运普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,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壮大。此次湖北编制《内河港口散货码头港铁融合技术规程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,将起到引玉之砖的作用,行业标准的制定,对走好铁水联运发展之路至关重要。
积极主编铁水联运行业标准
自X年7月X日,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考察武汉新港阳逻港区,留下了殷殷嘱托:“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,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,充X发挥内河航运作用,发展江海联运,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。”作为阳逻港区铁水联运专用线设计的主持者,中铁武汉院积极响应,针对铁水联运技术,展开了系统科研,将牵头编制铁水联运行业标准作为责任,为行业发展铺路垫脚。
中铁武汉院深耕铁水联运技术研究多年,承担了湖北省内大多数铁水联运铁路专用线设计,在获得大量基础数据及设计经验的基础上,调研了国内外X多个港口,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,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,累计获得发明专利X项、实用新型专利6项、国际专利6项,出版系列专著2部,研发了铁水联运作业的“五大模式”和“五大技术”,并在X项目中成功应用。此外,依托中X优势以及系统科研的丰硕成果,近年X、港产城规划设计等领域实现了业务新突破。
由中铁武汉院设计的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,是散堆装铁水联运码头的典型代表,是浩吉铁路沿线投资规模最大、中转能力最强的疏运系统项目、“北煤南送”的重要港口大通道;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X和煤炭应X,具备物流配送、应急储备、配煤加工、煤炭交易四大功能。基于该类型项目,在散货码头铁水联运领域,随着科研的逐步深入,为《内河港口散货码头港铁融合技术规程》的编制提供了重X依据。
坚持系X应用紧密结合,中铁武汉院点滴积累、不断探索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之路。X年,中铁武汉院成立了物流总控与规划处,组织精兵强将,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X项目为依托,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动发展,构建“任务驱动+科研转化+人才培养”的创新新模式,支撑铁水联运新发展。
根据编制计划,此次编制工作武汉院将组织骨干力量,即日启动编制工作,按照要求将于X年之前完成。